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帮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时间:2024-04-01 07:55 阅读:290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无论是是哪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部分孩子管不住自己,沉迷手机和电子游戏。学习上得过且过。自律性太差,每当提起自律的问题,家长都非常头疼。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1、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管理时间、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2、延迟满足。不要总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要求或欲望,给他们一个等待的时间或是通过做事情来交换,这是一个意志力锻炼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抵御诱惑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按照先“苦”后“甜”的原则做事情,教会孩子先将享乐推迟,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再去“享受”。

    3、名人激励法,青少年时期的孩子,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家长应当利用好孩子的这种精神,让这种精神在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方面发挥正向效应。笔者在这个方面采用过的做法就是让孩子读名人传记,用名人的事迹激励孩子,把孩子引向积极、健康、阳光的世界中去。

    4、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很多孩子经常要求学着学那,但是往往上了几节课就坚持不下去了。自律性不好,只会让他们养成做事半途而废的习惯。学会自律,就知道坚持的意义,能够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学会持之以恒。

    5、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要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通过一些小故事和一些名人的事例让孩子知道“自律能让人更成功”这个道理。甚至可以跟孩子来一些情境互动,告诉孩子自律的好处,让孩子也体会到自律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能获得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和成果。

    6、循序渐进,不要逼迫孩子短时间内有所改变。坏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给孩子一个周期,循序渐进式地帮助孩子改变,让孩子不断地体会到自律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和好处,长此以往,自律就像一个烙印一样烙在孩子的心里。

    01-26 11:17 查看全文>
  •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面对孩子的不自律,我们大人不能仅是一味地抱怨,幻想着他们自已能觉醒,家长要有所作为。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要帮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1、提供动机

    训练孩子的自律能力,不能光凭家长的“行政命令”,最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诱惑力的动机。家长要了解什么才是孩子真正在乎或需要的事情,当要求孩子在某一方面自律时,尽可能想办法把你的要求与孩子的某种需求关联起来,构成因果关系,给孩子的自律提供一个强大的动机,促使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完成。

    2、时间管理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离不开对时间的管理,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家长就要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

    3、制定规范规则

    孩子们需要根据规范来限制自己的行为。父母可以在家里设定清晰明确的家庭规则,然后遵守,如果规则被破坏,那就要去承担后果。这会教会孩子应该期望什么,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每天制定相似的日程表,孩子们需要知道早晨的安排包括吃饭、梳洗、刷牙以及穿衣服的时间,放学以后的安排包括如何分配家务劳动、家庭作业以及娱乐之间的时间。同时,睡眠的时间安排也是很重要的,以保证孩子们可以获得足量的休息。

    4、不要过于心急

    自律是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去不断的提高的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规范孩子的行为。不要期望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以在没有别人提醒的情况下自己起床、刷牙、梳头发以及穿衣服。你可以尝试把孩子每天做的事情拍摄下来贴在墙上,这样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以前的方式慢慢的学会一些简单的事情。

    孩子自律的好处:

    1、能够让孩子交到更优秀的朋友

    天才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优秀的人总是会交到优秀的朋友无论是在哪一方面优秀。有些孩子一生的目标不明确,有些孩子目标明确并且非常自律。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因此,自律的孩子更有可能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朋友,并获得他人的尊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三两个知己远比一大群“朋友”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能够让孩子学会自我纠正

    如果孩子比较自律,那么他们可以在没有父母提醒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自己作出一些错误的行为,能够抑制自己冲动的情绪。因为他们明白什么是规矩,对一些事情的界限比较清楚。所以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孩子自律的情况下,他们会一直正视自己的行为,一旦自己的行为出现错误,就会马上改正。即使偶尔犯些错误,也会在父母或者朋友的提醒下及时纠正。

    3、孩子更懂事,家长更省心

    自律的孩子会对子的的行为进行约束,会对自己的时间有规划,能让父母更省心。自律源于对自己的管理,这个管理包括时间与行为。当孩子学会时间与行为的自我管理,那便能自己完成所有,不需要家长的太多干预。孩子每天的作息时间都会比较规律,有迹可循,家长只需要在期间关注孩子的安全状况就行,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01-26 11:06 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12岁孩子的自律能力

    12岁正是青春向上,蓬勃发展的时期,自律要做到每天按时制定好作息时间表,早晨早起锻炼学习,晚上十点之前要睡觉,每天规定好玩手机的时间,不能够超时,没事时多看看书,多和周围的同学以及了。作为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循序渐进 ,某一些阶段要求孩子做到什么 ,后面慢慢培养 ,不要加强孩子的难度 , 尊重和理解孩子,并慢慢鼓励他完成。

    如何培养12岁孩子的自律能力?

    1、家长以身作则。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玩手机、看电视无度,不受控制。但是家长自己有没有做出一个表率呢?在要求孩子之前,自己是不是有做到不沉迷手机和电视呢?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足够自律,孩子自然也是能够变得自律的。

    2、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要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通过一些小故事和一些名人的事例让孩子知道“自律能让人更成功”这个道理。甚至可以跟孩子来一些情境互动,告诉孩子自律的好处,让孩子也体会到自律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能获得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和成果。

    3、多鼓励孩子。自律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需要引导和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很有可能会有想要放弃的想法,这种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去坚持。

    4、尊重孩子的选择。改变的过程中,要以孩子的选择为重,并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如孩子今天只想练一个小时琴,那么如果孩子能够坚持完这一个孩子,就要对孩子这种坚持的行为作出鼓励,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毕竟“自己定的时间,跪着也要练完”。

    5、树立孩子的规则的意识。在当今社会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遵守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家长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规则的意识。

    6、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由于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非常的溺爱孩子,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会通通满足,甚至有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不会拒绝孩子们,这样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持拒绝,同时要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要收获就要付出的道理。

    7、提高孩子对时间的认知。有些孩子之所以不懂得时间的宝贵,就是因为他们对时间没有更深刻的认知。我们必须要让孩子意识到丢失时间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我们只有让孩子意识到后果,他们才会变得珍惜时间。

    8、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从养成一个好习惯开始。比如睡觉要准时。再比如孩子的吃饭时间。此外,还要培养孩子整理物品的习惯。从整理书包开始,到整理书桌,再到整理自己的衣柜和房间,慢慢的对孩子有要求,养成能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做事有效率的习惯。

    10-15 09:08 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

    孩子终有一日会走向独立,让他们自己面对学习和生活时,自律就会成为决定他们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许多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监督下能取得不错成绩,可一旦离开父母,他们没了束缚,就开始毫无节制的放纵,最后得到一个堕落失败的结局。

    如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方法:

    1、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

    要让孩子知道自律的好处,通过一些小故事和一些名人的事例让孩子知道“自律能让人更成功”这个道理。甚至可以跟孩子来一些情境互动,告诉孩子自律的好处,让孩子也体会到自律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能获得什么不一样的经历和成果。

    2、循序渐进。

    不要逼迫孩子短时间内有所改变。坏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给孩子一个周期,循序渐进式地帮助孩子改变,让孩子不断地体会到自律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和好处,长此以往,自律就像一个烙印一样烙在孩子的心里。

    3、多鼓励孩子。

    自律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需要引导和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很有可能会有想要放弃的想法,这种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去坚持。

    4、延迟满足。

    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适当延迟满足孩子欲望的时间。也不要让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养孩子抵制诱惑、克制自己的能力。

    5、对小孩的时间进行管理。

    孩子想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如果孩子不能马上停止,就需要对孩子适当“惩罚”,可以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下次玩的时间,让孩子为自己的“违约”付出代价。

    6、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责任心的发展基本上是认识先到位,行为稍滞后。这是因为,孩子预见事物发展结果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比较弱。父母不要直接给孩子一个唯一的行为后果,而是给他提供两个以上的选项,提高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7、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反之,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好处:

    1、自律的孩子意志力非凡。

    “不要等待机会,要创造机会,你唯一的极限就是你自己。”自律是思想上的转变,而非肉体的折磨,自律会让孩子意志力很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言败。

    2、自律可以让孩子学习效率成倍增长。

    学习这件事非常的枯燥,大多数孩子都是迫于外界各种压力,例如学校、老师、父母、考试成绩等等,这就如同老牛拖车,速度只能这么快。但是自律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能够很好的安排学习和生活,该学的时候专心致志的学,该玩的时候放松自己的大脑,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学校效率成倍提升,在班里妥妥的学霸。

    3、 自律让孩子人生目标性更强。

    自律的人目标性往往很强,无论是在本子上还是在心里的,都会列一个小目标,每一步怎么走怎么计划,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自律的孩子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决定便奋力去做,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是尖子生。

    4、增强孩子的责任心。

    严以律己的人责任心通常都很高,做事认真负责,不会推三阻四。学会自律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会孩子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07-15 15:44 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越强,他们能够表现出来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其实也会更强。想要培养社交能力,最关键的一定是对外界真实的人们进行接触。所以,家长要带孩子多出去走走,不要让孩子长时间一个人封闭在家。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教会孩子一些常见的社交方法

    想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父母应该从小开始,教会孩子一些常见的具体社交方法,让孩子学会能够以他人能接受的方法来获得想要的东西。而当有交往机会的时候,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身后,让孩子先去面对。

    (2)可以邀请同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

    首先,自己的家,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熟悉的环境,相对来说感受到的安全程度更高。其次,家中的玩具,儿童书籍,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孩子能获得一种分享的快乐。更容易激活孩子的交往欲望,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情发展。

    (3)鼓励孩子走出去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得让孩子走出去。孩子在同别的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会逐渐学会交朋友,并能够尝试着学会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等的、有助于人际交往的优秀品质。

    (4)家长别拿孩子作比较,有攀比之心

    一旦有了攀比之心,孩子肯定不喜欢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因为和他做朋友,而被父母拿来比较,显得自己“无能”。无论对方的孩子是否比自己的孩子优秀,家长都应该保持平常心,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下是否优秀,也不能用来衡量一生。

    (5)锻炼孩子的讲话能力

    这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不善于发表意见的孩子,父母们要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害羞,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训练孩子。

    (6)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宽以待人

    懂得欣赏他人、宽容对待他人是孩子悦纳他人的前提,悦纳他人不光能让自己收获更多的朋友,还能够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同合作共赢。

    (7)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该多鼓励孩子融入集体,如果孩子无法融入集体,也就不会社交。所以,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比如去幼儿园,可以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多和小朋友交流。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会到社交的乐趣,也掌握了一定的社交技巧。

    04-01 07:55 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是孩子有不怕输的精神,遇到困难迎头赶上的韧性。而这种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能力,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拥有的,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积累才能形成这种优良的品质。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的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做一个坚强,不轻易放弃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鼓励孩子多尝试、不怕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则改之,善莫大焉。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整,孩子在游戏或者参与某一项活动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过程中的不完美。只有经历的多,心理素质才会不断强大。

    2、 帮助孩子转挫折为成功。

    如果能够帮助孩子把失败变成成功,那么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努力是可以转败为胜的。如何帮助孩子把失败这个烂牌打成好牌呢?举个例子,孩子在短跑比赛中跑了最后一名。这算是一个挫折。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帮他战胜这个挫折,如果他的原因在于平常练习太少,那么陪他练习,鼓励他再参加一次比赛,甩掉最后一名的包袱。

    3、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接触大自然,他们在大自然中除了惊叹于大自然母亲的韧性表现(坚韧的大榕树在暴风雨中幸存下来,或是野猫保护幼崽),在户外进行探索还意味着应对小风险,适应天气,新的身体挑战,这将有助于积累难以捉摸的“毅力” 。

    4、逆向思维,让孩子看到经挫折的好处。

    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到沮丧。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看到挫折带来的好处。举一个例子,孩子考试不及格,如果孩子觉得沮丧,失去信心,可以鼓励孩子: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不及格说明我们学得还不够扎实,正好可以补缺补漏,让孩子看到失败带来的好处。

    5、让孩子懂向身边的人借鉴和学习。

    与朋友和同伴的互动无疑会在某些时候造成问题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可以分解并分析以找到解决方案。朋友也会有自己的负面经历,其他孩子也会听到,鼓励孩子在困难时期帮助他们的朋友找到解决方案。

    6、家长不要剥夺孩子经历挫折、应对逆境的机会。

    我们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和他们共情,但是需要明白的是不能去可怜他们、心疼他们、替他们扛起一切担子。我们要相信孩子,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很多可能性,不如意的往往居多,要有能力自己去解决问题。而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向前看的心态是他一生都需要的。

    7、让孩子适当承担家务活。

    将家务活纳入孩子的日常活动是建立抗压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琐事里,孩子还不能获得的乐趣,但是却必须要做。使孩子熟悉”奋斗“这个概念,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很有用,一旦完成任务,甚至会有成就感。

    8、归属感与安全感的建立。

    家长们要明白归属感和安全感是任何人获得自信并从容应对人生逆境、重整旗鼓的基石。虽然马斯洛把它放在需求层次的中间,但是它的作用更像是地基。一个有此依傍的人,才有绝地反击的可能性和信心。家长要做孩子的避风港,告诉孩子不要怕,爸爸妈妈会一直在他们的身边鼓励他们!

    04-01 07:55 查看全文>
  •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每位父母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帮他完成,但是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家长学会放手才是爱他的正确的打开方式。作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创造独立面对事情的机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分担一些孩子能够胜任的家务让孩子完成。比如最简单的自己穿衣服,洗漱,整理自己的床铺。或者整理自己的房间,玩具玩完及时归位。当孩子表现的好,可以适当的奖励孩子,给他们买点小零食,或者带出去玩,让孩子有积极性。时间长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就提高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给孩子一个适合锻炼的环境。平常在家里也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的空间,比如腾出家具的低矮部分摆放孩子的衣物、食品等,让他可以自己取放物品。在家庭空间的一部分要以孩子为本,为孩子所需,为孩子所用,让孩子在适合的空间中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2、尊重孩子,给与孩子选择权。如果孩子不喜欢做的家务,不要生硬地强迫他。爸爸妈妈可以邀请孩子开个家庭会议,制定家务活分工清单,让孩子选择其中的一两项,放手让孩子去干。

    3、让孩子意识到家庭责任。父母应该言传身教,让孩子知道,家庭中的家务活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情。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可能的出份力,除了要主动完成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还应该帮彼此分担。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才更愿意付出,越来越具备责任感。

    4、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如果家长总当着孩子面抱怨家务活又脏又累,孩子肯定不愿意做家务活。多传递积极的情绪,潜移默化中就会影响孩子。

    5、保持耐心,多鼓励孩子有始有终。孩子一开始做的家务都会比较粗糙,但此时不应该太苛刻,给予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会让他更有动力。而且鼓励不应该只停留在“你真棒”,而是表扬孩子具体做了什么,夸赞他有始有终,并且交给孩子做的事情,爸爸妈妈要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6、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都说懒父母容易养出勤孩子。父母若能偶尔示示弱,向孩子求助:“可以帮下妈父母?”,孩子反而会更有自信和责任感,主动帮父母分担。

    7、把任务具体化。一个模糊的指令,比如“把你的书包整理好”,还让孩子困惑。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家长的要求。甚至父母要传授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可以让孩子先观察父母的做法,比如妈妈是怎么刷牙或洗袜子的,爸爸是怎样整理书柜的。

    8、让孩子适当参加集体活动。这不仅能够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还能让孩子自己在活动中学会交际,独立处理很多事情,让孩子享受自己做主的荣誉感和快乐。

    03-07 08:12 查看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