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帮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时间:2024-02-22 08:29 阅读:166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做好引导。因此,家庭教育是否正确便格外重要。有些家长只追求结果,不在乎过程,忽视了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旦等孩子独立后,学习和生活就都会变得一团糟。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第一、好习惯需要简单易行的开始。

    培养好习惯,需要一个好的开始,把计划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只要孩子做到了,父母就可以用鼓励强化这一行为,孩子成就感就会一点一滴增加。好习惯都是日积月累慢慢坚持下来的,一开始不宜将目标设置得过大过难。

    第二、让孩子体会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当孩子的行为在往好习惯上靠近时,我们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比如“这次不用妈妈提醒就做好了!”、“玩具收拾得真整齐”、“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做完事情得到积极的反馈越多,越是能强化这一行为。

    第三、提高孩子的认识。

    培养良好的言行习惯,是做好孩子教育的关键。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对习惯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好习惯对自己的重要性,只要孩子对习惯培养产生了主动认识的兴趣,自然会主动参与养成计划。坏习惯会让孩子得到许多教训,好习惯会让孩子更易走向成功。

    第四、持续的行为锻炼。

    坚持对孩子优良习惯的行为进行锻炼,让孩子自发主动地养成好习惯。不同的行为习惯需要不同的养成时间,家长要持续对孩子进行习惯养成的锻炼,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第五、环境是好习惯的土壤。

    你想让孩子养成什么习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帮助他,清除环境中的障碍,让孩子言行品行在环境中得到最初的熏陶。

    第六、适当的榜样作用。

    榜样作用会使孩子对好习惯有种心之所往的热情,愿意为习惯的养成做出加倍的努力,特别是名人和优秀伙伴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能产生很大的作用。

    家庭教育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

    第一、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许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后关头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凡事赶早不赶晚”的意识。这样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从而养成从容的心态。比如,让孩子完成功课之后再去玩耍,当天的事情尽量不拖到第二天。

    第二、自省的习惯。

    每个人都需要自省。通过自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改进,就会不断进步,日臻完善。告诉孩子,犯错不要紧,但是不要重复犯错。要求孩子有错必改的关键是培养孩子自省的习惯,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

    第三、控制情绪的习惯。

    不要以为孩子小,想哭就应该哭,想笑就应该笑,想发脾气就发脾气,其实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生的事。孩子的情绪要有宣泄的空间,也要有调节控制的习惯。比如孩子遇到难题,烦躁了,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发脾气没有用,不如先去做点别的轻松的小事,让心平静下来,再回头解决问题。

    第四、自己事自己做的习惯。

    独立自主的孩子,走到哪儿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有自己的判断力,能够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于别人。要不断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样,当有一天该放手时不会过于担心,孩子也不会充满恐惧。

    07-12 16:59 查看全文>
  •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养成习惯也是这样,养成好习惯就好比上坡,养成坏习惯就好比下坡。可见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只要父母有心,找到更适合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方式方法,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并不难。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守时的观念

    养成好的习惯,如果做不到守时的话,将不利于好习惯的养成。比如: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但偏偏没有守时的观念。本来约定今天的读书时间是晚上8点到8点半,但到了晚上8点钟,孩子因为了别的事情而拖延了,家长也没有特别的要求。

    2、自信心

    不仅孩子要有,父母也要有。因为父母的自信心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对自我的肯定和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决心。孩子自信心的树立是需要父母多次的鼓励和肯定的。当然,也有的孩子不需要父母充分肯定,也有很强的自信心,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的自信心是需要他人帮助逐渐树立的。

    3、适当给予鼓励和夸奖

    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较为看重来自外界的认同,所以,父母多鼓励和夸奖孩子是必需的。

    4、家长的陪伴

    养成习惯的初期,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孩子练习字帖的时候,家长陪着孩子一起专注练;孩子练习口语的时候,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大声说;孩子睡前阅读的时候,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耐心读。经过7天左右的时间,孩子的行为基本稳定了,家长就可以慢慢撤退出来。这就好比打保龄球,我们用标准的姿势把球送到正确的轨道后,就可以大胆放手,它不会跑偏。

    5、教会你的孩子,物品要摆放整齐

    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最有价值的技能之一是组织能力。这听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组织是按时完成项目、把东西放在它们要去的地方、学会在一个干净的空间里生活的基础。组织能力是孩子们在学校、工作和余生中都会用到的基本生活技能。

    6、教孩子学习有用的技能

    学习技能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没有它们的孩子就无法成功。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可能会完全辍学,或者永远也进不了大学。在一个只有一个学位的社会里,孩子们挣的钱只够养家糊口,学习习惯是关键。虽然,现在没有学位,也许也能生存,但是我们无法否定高等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

    02-22 08:29 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很重要,尤其是学生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恰当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策略: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很多父母亲眼中应该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在早期就是以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教育为主。

    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早,早到什么时候呢,出生后就开始。比如我们现在就提倡给孩子读书,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就可以读书了。越早开始听读书,就可以让孩子的阅读神经中枢及早的建立,随着孩子慢慢的成长,孩子就会喜欢读书,读书就是一种学习。爱读书的孩子聪明智慧,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好处实在太多。

    2、卫生习惯的培养

    卫生习惯的培养要在孩子八九个月的时候就要持续的进行了。孩子出生以后给孩子进行的卫生洗漱,孩子自我主动的参与性并不强。八九个月的时候,孩子的理解能力在增长,我们就可以跟他有效的互动。

    3、独立自主的习惯

    独立自主的习惯培养在于家长给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来。提倡: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减少包办、代办,如果家庭成员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好,孩子的独立性训练将大大受损,以后什么事情都会指望着父母。自己没有任何担当,面对困难或挫折,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4、运动的习惯

    孩子的运动可以分为精细动作和大运动。精细动作运动是指和手有关系的运动。心灵手巧:多动手就可以有效的锻炼大脑,孩子的大脑就会越聪明,所以我们经常会让孩子做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如:穿珠、捡豆、扣扣子、系鞋带等等。

    大运动指的是全身的协调性训练,利用全身的肌肉关节等做出的各种运动。如:蹦、跳、跑、投、掷、踢等等。充分的进行运动,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加血内的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帮助消化。

    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

    1、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生活有规律是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晨昏颠倒,吃饭时间不固定,要玩就玩个通宵,这些都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吃早饭、做作业、阅读、睡觉。在规律生活下长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会自发地制定计划,而且比较有耐力。

    2、自己事自己做的习惯

    独立自主的孩子,走到哪儿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有自己的判断力,能够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于别人。要不断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样,当有一天该放手时不会过于担心,孩子也不会充满恐惧。

    3、倾听别人的习惯

    父母首先要做到有耐心听孩子说话。倾听孩子说话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父母倾听了孩子说话,也要告诉孩子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理解别人。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倾听别人、乐于助人的孩子,长大后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有很高的人气,会拥有更多人脉。

    4、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凡事赶早不赶晚”的意识。这样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从而养成从容的心态。比如,让孩子完成功课之后再去玩耍,当天的事情尽量不拖到第二天。

    5、参与家务的习惯

    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活都不能做。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他明白他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对孩子成年后建立新的家庭也大有好处。

    6、阅读的习惯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阅读,不用限定孩子必须看经典名著,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只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就可以了。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经常陪孩子读书。一个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潜力无穷。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1. 建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培养好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行为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自律能力: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培养好习惯,孩子能够逐渐养成自律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社交能力:好习惯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例如,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等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融入集体,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4. 提高学习效果: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专注注意力和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5.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好习惯还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度的运动等。这些习惯能够帮助孩子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02-19 15:28 查看全文>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生活,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品德的重要途径。从出生开始,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下功夫,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孩子自身稳定的个性品质。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在性格和品德的培养上,给以良好的启迪和熏陶。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1、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如果家长说脏话,不要指望孩子讲话能有礼貌;如果家长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孩子也不会免俗。因此家长要注意检查孩子是否在继承自己的陋习。

    2、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自信,也更容易听父母的话。如果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处不好,会使孩子更加反叛,想让他听话没有那么容易。

    3、在教育孩子的态度方面,父母应保持一致

    不能贯彻规矩的害处在于会困扰孩子,他不懂得为什么今天把饭扔在地上就会受罚,昨天却没有。这样就不能起到训导孩子的效果。给孩子的规矩不要太多,要针对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但是有了规矩必须强化执行。

    4、少对孩子说“不”

    孩子对一切充满着好奇,他们就是通过用手、用嘴来接触世界的。如果我们经常说“不要碰这个”就会阻碍孩子的好奇心,建议家长采取积极的态度,说正面的话,比如孩子在沙发上乱蹦乱跳时,可以说“你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床上跳”,而不是说“不许在沙发上乱跳”。

    5、对于孩子的好行为要及时表扬,强化好习惯

    表扬孩子也需要讲究方法,要说细节,“今天晚餐过后帮助妈妈擦抹桌子,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样的表扬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当然,如果是当着爷爷奶奶的面提到这些,孩子会更加高兴。

    6、给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要有个“度”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不少家长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的所有要求都尽量满足。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过度地给小树苗浇水,树会淹死。过度地给树施肥,树也会死掉。怎么办?家长的任务就是:适可而止。让孩子知识: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过度的物质追求甚至会误入歧途。要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精神追求上。

    02-21 08:23 查看全文>
  •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疼爱、给孩子信任、给孩子鼓励。因为孩子正在成长阶段,正是一个完成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所谓自我认知,就是完成自信心的初步时期。这时候,作为父母要让孩子体验到,不管他表现得多不好,不管他学习成绩如何,父母对他永远有信心。让孩子从父母眼里,总能感觉到被爱、信任和鼓励。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多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孩子做了一件事,做的比之前进步了,或者从前从未做过的,我们就要及时鼓励孩子,对孩子说:“做的真棒”。当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但是及时努力改正,我们更要鼓励孩子,可以对孩子说:“真棒,你能懂得总结经验,讲一件事想办法做的更好”。当我们多鼓励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逐渐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2、不打击批评孩子。影响孩子自信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父母的打击,当孩子做错一件事,父母对孩子进行打击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会怀疑自己,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作为父母想让孩子变的自信,就不能打击孩子,而是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内心生出自信来,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3、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在生活中,父母不要太过于宠溺孩子,让孩子变为一个巨婴,只有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孩子才会越来越独立,当孩子足够的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孩子必然不会人云亦云,更会对自己的相反坚守,必然会变的自信起来。

    4、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在日程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孩子尝试一下,比如说做家务啊,收拾书包啊,写作业啊,这些父母尽量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刚开始孩子可能会不熟练,慢慢的,他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而这会带给他很大的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

    5、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我们都知道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通常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时孩子听话的时候、成绩好的时候,我们都爱他。可一旦他惹了祸、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对孩子失望。我们爱孩子的标准,不应该是那些外在的条件,只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爱他。如果孩子在这样的爱中长大,那他一定是个自信的人。

    02-17 10:21 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喜欢探索发现一切未知和新奇的事物。家长如果能在适当的时候陪伴孩子并引导其去寻找答案,这种求知能力将会伴随他的一生。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家长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到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1、要注重时间的管理

    给孩子规定学习时间表格,放学后给孩子划分好玩耍时间和学习时间,既然已经规划了表格,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按规定的表格来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施加一些压力

    常言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给孩子施加一些学习上的压力也是让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之一。施加压力的方式不能太生硬,也不能太直白,要让孩子通过某一件事情,自己醒悟过来要自主学习。比如,跟孩子讲一讲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难题或者挫折,告诉孩子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化解困难,跨过挫折。还可以讲述一些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社会上的优秀人士的成功经历,让孩子从中获取自主学习的动力。

    3、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小慢慢地培养和发展。在孩子小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进行睡前的绘本阅读,共同完成某一本书的阅读,共同利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完成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等。在养成习惯的同时,还要及时纠正孩子不合理的学习习惯,例如写字不端正、做试卷马虎不认真,通过细微的提醒和纠正促使孩子从小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4、把孩子送到优秀的学校学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把孩子送到优秀的学校学习是促进孩子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是具有良好的校风、学风,有一群热爱教育的老师和一群善于学习的孩子,当周围的人都在奋力地学习的时候,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要采取尽可能地措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优秀的学校学习,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孩子更优秀。

    5、要学会正确陪伴

    孩子在写作业或者学习的时候,陪伴者最好看书看报等,假如没有看书看报的习惯,那就织毛衣纳鞋垫,但是不要收拾家洗衣服之类的,动静太大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6、提高孩子的规划能力

    指导孩子做好自己的规划,如放学回来写作业的那一部分,吃完饭写那一部分,先帮助其规划,慢慢让他自己规划。

    11-30 17:07 查看全文>
  •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孩子能力、习惯、性格的生活实践,协助孩子成长就好,让孩子面对任何事情,不是只知道依赖父母,而是能够自主自发的去思考、处理、解决,孩子能够自主做事,家长的引导才会更见成效。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1、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我们常常是要求孩子听话,但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是没有自主思想的,他是没有思考的机会,你说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信什么。所以说,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2、多问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大人常常的做法就是立刻给出了答案,这样看起来又简单又省事。可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更多的时候,他是希望别人直接给他答案,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他就不愿意去思考。

    3、让孩子安排自己的时间

    很多家长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周末上午去哪里?下午去哪里?有家,几点到几点,要做什么。孩子只能去执行,那么,这样孩子自主性也培养不出来。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说,周末准备做什么?作业是怎么安排的?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计划。父母做协助。

    4、给孩子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未来的工作中,处处都存在着竞争,不管是正当的或者是不正当的,所以,学会让孩子正确面对竞争,勇敢的去博取自己的未来非常重要。从小就要给孩子一个对手,不能高不可攀,要根据孩子的水平来定,让孩子一点点增强勇气,激发斗志。

    5、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伴随着困难,也存在着机遇,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面对机遇,积极出手,抓住机遇。机遇就是希望,有希望才有盼头,我们就要创造这种机遇,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发现和抓住,这样能够极大的增强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当然更要让孩子明白,失去机遇的后果,他就会更加珍惜到手的机遇。

    为什么孩子会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呢?

    1、过度保护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6+1”的教育模式,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包办代替。那么,过分溺爱,就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孩子逐渐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理,渐渐失去自己动手做事的积极性。所以,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事也不想做,什么事都想依赖身边的人去帮他做。

    2、错误的观念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如果让孩子自己做主,会让孩子养成自以为是的坏毛病。因此,他们更多的时候,就会把孩子看作一个弱小的对象去保护。而且,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和价值标准的强加给孩子,很少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不当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会有主动帮着父母做事情的行为出现。比如说,拎东西、拖地,摘菜、洗碗等等。这也许是孩子好奇心的驱使,也许是在模仿大人做事。但,这其实也是锻炼孩子自主能力的机会。

    11-10 22:07 查看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