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为什么孩子到初中就是叛逆期

孩子才上初中,自我意识就逐渐增强,不断地跟我顶嘴。在家里面和父母顶嘴,胆子也变大了,在课堂上还和老师作对,逆反心理严重,以前还是一个乖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为什么孩子到初中就是叛逆期?

小饼干宝宝1回答2024-03-06 07:49
匿名发布

1个回答

  • 燕雀麻麻

    03-06 08:06       TA帮助家长解决了49条亲子问题

    在孩子进入叛逆期时,在这段时间如果没有做好,可能会导致孩子走上一条不归路,孩子进入叛逆期,父母也很容易着急上火。很多孩子为什么总是乐于反对父母?不仅仅是叛逆期的心理生理情绪作祟,同样也是表达对父母关系的一种愤怒,通常这类的亲子关系不会太融洽,所以他的“逆反”情绪严重。

    为什么孩子到初中就是叛逆期?

    1、经常冷暴力

    其实有些时候对孩子来说冷暴力比打他一顿更可怕,因为孩子有时忘性大,打一顿就过去了。但是如果父母经常冷暴力,那么会对孩子心理上产生很大的阴影,他会觉得父母不爱他、根本就不关心他。另外经常对孩子的话、问题采取无视的态度,也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在他青春期时,他也会冷暴力对待你,对你的话采取无视。

    2、过度唠叨

    其实爱唠叨好像是每个妈妈特有的技能,但是适当的唠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爱的体现,但是一旦超过那个度,就会让孩子很烦。比如在孩子小时候唠叨孩子多向xx学习、别和坏孩子玩儿,长大了唠叨应该做什么工作等等。孩子听多了会产生厌烦心理,认为你是在干预他的生活。

    3、孩子得不到应有尊重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孰不知孩子慢慢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相互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因此正确的沟通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式特别重要的。另外在学校教育中,老师过度关心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导致学生叛逆,当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尊重时,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形成叛逆。

    4、老搬出“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最讨厌的一件事情就是家长老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你要知道啊!别人家的孩子何其多,你的孩子远不是能超过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所以,反过来想一想,孩子做了自认为很满意的事情,比如考试有进步了,想和你分享,你却为了防止他“尾巴翘起来”,屡屡搬出“别人家的孩子”对他进行打压,这初衷是好的,但是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是一辈子的!

    初中孩子叛逆期怎么办?

    1、要给孩子一定的肯定和鼓励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孩子也是如此。每次给孩子沟通时,应该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指出缺点。赞美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表达肯定的时候不能过于浮夸,以免让沟通变得愈加困难。

    2、万不可强迫粗暴

    你和一个几岁的孩子沟通,如果你用强迫或者粗暴的语言,或许那个孩子会害怕你,于是听你的话。但对于一个中学生的孩子来说,你那套可能不好用了,不是孩子不听话了,而是孩子知道什么叫被尊重了。当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在外面直接对他又打又骂,而是先哄着他,到家里再细细的教导,知道了要面子。

    3、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什么叫沟通?沟通就是两个人各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个人说,一个人听,更不是你强迫我勉强。既然你想和孩子沟通,那么你就一定要压制住自己的脾气,把自己最想表达的表达出来之后,静静地听孩子说,不要急着反驳,先听完,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孩子发现你尊重他,这才会完全放松下来与你沟通,不然你们的沟通只是一次失败而已。

    4、多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在和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家长已经不能强硬的,命令式的语气进行教育孩子了,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有了自己的主意,所以在交谈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多商量,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进行比对选择。

    初中孩子叛逆期有什么特点?

    1、致命的“忠诚”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极其忠诚,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宁愿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违反规则。在这期间,同龄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这个年龄段也是小圈子文化的流行阶段,很多孩子为了被同龄人接受,会做一些所谓的忠诚的事情。

    2、“崇拜谁,崇拜什么”是个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盲目崇拜偶像。偶像化很正常,但有些明星后援团的思想和做法比较极端,这就需要家长警惕了。

    3、减压还是加压,使用电子产品的附加问题

    不谈手机母慈子孝,一说手机鸡飞狗跳,很多家庭矛盾都来自电子产品。家长要观察孩子和游戏的关系。他们是用游戏来放松还是沉迷游戏?如果说手机游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那么电子产品就是在助推孩子的压力,所以家长要看清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

为你推荐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