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家庭教育帮 > 学科知识库 > 语文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衡阳是哪里

语文2024-03-29 13:35:19

“衡阳雁”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与许多诗词名句有关,如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等。其中大诗人范仲淹留下千古名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使衡阳这座千年古城大放异彩。那这个地方是在哪里呢?接下来有详细的介绍。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衡阳是哪里

范仲淹一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尽显衡阳雁的思乡意象。衡阳是南岳衡山所在地,衡山72峰之首回雁峰被古人认为是候鸟鸿雁在秋天度寒的最南之所。大雁在此过冬,到了春天再飞回北方。

衡阳位于湖南的中南部,东边与江西省的吉安市隔两省分界线罗霄山脉对称而邻。四面都是高山,东边就是罗霄山的余脉,南边是南岭的余脉,西边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西北部和北边是大云山、九峰山和衡山。自己所处的衡阳盆地是湘中盆地的重要部分。发源于广西兴安的湘江干流穿城而过,是为中游,且在衡阳境内长226公里,占其总里程约40%,衡阳港是湖南八大港口之一。

这样的地理环境导致衡阳成为古代的一个军事重镇,三国时吴蜀曾为分配此地心生芥蒂,而抗战末期著名的衡阳会战成为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日军惨胜,国军以少战多重创日寇。衡阳市也因此被誉为抗战纪念城,也是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

衡阳雁去无留意全诗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衡阳雁去无留意全诗翻译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衡阳雁去无留意全诗赏析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儿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做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这首边塞诗,既表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写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 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 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回朝任枢密副使,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发动庆历新政,不久失败。上书去地方任职。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岁。

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为国为民,不为私利,在地方任上,兴办学院,大兴文风,并修筑防洪之堤坝,可谓为民所忧,范仲淹真乃宋朝之大丈夫,真良臣,国之栋梁,其所作《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千古流传。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