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畏难心理

13岁,男孩,上初一,孩子遇到问题就想逃避,在生活中,逃避遇到的困难,畏畏缩缩,不敢轻易尝试,抗挫折能力弱。在学习上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就跳过,只做一些简单的题目,开始变得抵触学习,失去对学习的兴。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畏难心理?

育成与惜夕1回答2023-08-05 11:32
匿名发布

1个回答

  • 布布爱你呀

    08-05 12:43       TA帮助家长解决了231条亲子问题

    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做错事时爱找借口,没有信心与胆量去解决,而是唯唯诺诺、有畏难情绪,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有极大影响的。孩子处于情绪之中,感知力下降,暂时失去逻辑思维能力,他需要的是接纳和理解,而不是被说教、被否定。

    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畏难心理?

    1、遵循孩子的意愿,合理对待要求

    不要总是强压孩子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有独立性了,正是可以锻炼孩子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但不要主导孩子。对于孩子的要求合理对待,不能一票否决,也不能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丧失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要人为给孩子设置障碍、挫折

    有的父母认为,通过挫折训练可以增强孩子的耐挫力。其实,孩子并不缺少挫折,他们从出生起,就开始被比较,面临很多挫折。人为地设置障碍、挫折,不一定会让孩子越挫越勇,更可能会消耗孩子的自信心。

    3、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

    比如孩子长大后想当个歌手,那么父母就可以让他先设立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把成为歌手的每一步都列出来。随后告诉孩子,读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刚需,让他认识到现实。这样一来,孩子才会为了理想的人生状态,带着目标感和方向感,努力学习。

    4、为孩子赋能

    孩子面临困难或者挑战,最终都需要解决问题。这时候,恰恰是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是3-4岁的孩子!让他们尝试着去想办法,多用What,多用How 来逐步引导,进行启发式提问。

    5、培养成长型思维,改变孩子的认知观念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不管面对什么困难,自己都有能力解决;即使现在解决不了,也能通过努力一点点解决。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就不可能产生畏难情绪。

    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的原因:

    1、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强压在孩子的身上

    家长会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听大人的话,不能独自行事,会强行地把自己的想法安插在孩子的身上。安排的任务太难,孩子容易趋向失败,孩子会变得更加的不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行,遇到困难没有勇气面对,只有退缩、找各种的理由。

    2、家长的批评指责行为

    当孩子做的事情达不到家长满意的时候,家长就会对孩子进行指责,轻则语言暴力,重则行为暴力。孩子已经被父母打压的不敢有所作为,生怕自己会做错什么事而再次受到批评,孩子已经没有了自信心,不敢主动,不敢直面问题与困难。

    3、孩子从不选择正视自己

    为什么孩子会有那么多的理由,他们是在逃避困难和事情,用需要一些借口出来做挡箭牌,一旦孩子形成了习惯,那孩子第一反应并不会去反思自己有没有问题,从不正视自己,而是找各种理由替自己开脱。

    4、孩子对自己要求高,高估了困难的难度

    有些孩子虽然年龄小,可对自己的要求却一点也不低,主要表现是,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这种高要求,可能是孩子的自我要求,比如一些孩子从小就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也可能是家长强加的,比如家长定下严格的标准,要求孩子达到。

为你推荐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