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帮 >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怎样表达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怎样表达

时间:2024-04-20 09:57 阅读:331
  •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怎样表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小时候,让他看到自己的爱,才能让孩子学习到什么是“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但应是有原则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爱的教育,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传播爱,这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馈赠。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怎样表达?

    一、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再完美的孩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往往惩罚孩子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的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与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

    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的面前挨饿、下跪、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和家长对立。所以,不要惩罚孩子,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家长应避免盲目地爱

    不仅要用心去爱,更要用脑去爱。本来应该让孩子做的事,大人就不要去包办代理。很多家长总是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暖,对孩子百般侍候。尤其是父母双方的长辈,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围着孩子团团转,这样过于弱爱,只会让小孩子产生依赖思想,永远长不大。

    三、要让孩子经受点挫折和磨难,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点委屈、经受点挫折没有什么不好,过度保护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现在独生子女多,因此许多家长过于宠爱,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总是小小心心,想方设法排除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困难,避免他们遭受委屈和挫折。

    四、把握好一个度,不要把关爱变成了弱爱

    凡事都得有个度,"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其实对孩子的爱也是这样,也需要一个度,只有适度地去爱,那才叫爱。大包大揽、没有底线、不讲原则、一切顺从、过于疼爱,那叫弱爱,是害。

    五、爱要有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树,而父母则是园丁,只有园丁不停挥动剪刀,修理掉多余的枝杈,小树才能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现代社会倡导自由,但要知道,绝对的自由相当于没有自由。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人类社会里,遵循着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些规则要父母身体力行,教给孩子。父母应当通过设立规则、检查监督等方式,约束孩子的行为,明确对与错,奖惩分明。

    六、用爱教会孩子爱别人

    父母要培养孩子爱别人的能力。如今,校园霸凌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小学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恰恰说明了那些孩子没能拥有爱别人的能力,共感能力差,无法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以其他人的参照标准,来体会别人的内心感受。这种能力,学校是无法完全教会孩子的,这个重任,只能父母来承担。

    11-05 17:58 查看全文>
  • 家长对孩子的爱怎么表达

    因为有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充满了温情;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有滋有味。缺乏爱的世界是暗淡无光的,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完美的。爱是理解,是包容,是奉献,是责任,是尊重……每个人对爱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我们只有掌握了爱的语言,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表达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怎么表达?

    1、尊重孩子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开始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他们不是父母的作品,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是成为一个平凡的人也好。这样子才是父母真正爱孩子的样子,亲情都相互的,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他们也会尊重我们的。

    2、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事情

    爱总是一点一点的累积的,我们在生活中的小细节中表达这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他们生病的时候的陪伴;是他们需要的时候,你的及时出现。孩子可能觉得这是应该的事情。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合作一件事情。一起去干你们彼此喜欢的事情。这种表达亲情的手段新颖,让孩子明白你对他的爱。

    3、对孩子使用爱的语言

    父母要真诚的夸奖孩子,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在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为孩子精心挑选礼物,用具体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多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中成长。

    4、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再完美的孩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往往惩罚孩子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的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与愤怒等负面的情绪。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的面前挨饿、下跪、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和家长对立。家长不要惩罚孩子,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5、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的生活环境

    父母的爱应该是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温暖的,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在家庭里得到真正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变得孤僻。

    6、由衷地欣赏孩子

    孩子拼装成了一个乐高小汽车,“秀”给你看,对他说:“真棒!”或者“太好了!”。孩子被老师批评,可以告诉他:“没事,在我看来你是最棒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棒!”。要让孩子感到你的关注和重视。等孩子慢慢长大懂事,他自然也会明白你的赞美其实是对自己的“爱”和鼓励。

    7、多和孩子交流

    要经常同孩子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耐心一些,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或许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那么,作为父母想要帮助期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要了解问题,这个沟通就是了解问题的根本方法了。只有了解了问题,其次才是指导。

    8、用眼神来表达爱意

    眼神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的眼光是凶和很,别人看了会害怕,特别是小孩子在犯了错误的时候,大人的眼神就要注意了。我们爱孩子时,眼神可能很好地表达你的爱意。作为家长,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眼神。当我们过分注意孩子的学习时,就会软化对孩子的爱。

    12-23 11:50 查看全文>
  •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相处方式和教育方式,家长们需要多学习、多了解、多反思,才能更好地与孩子共同成长,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1、尊重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一样,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2、及时鼓励

    教育孩子时要及时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变得更大胆自信,而不是总是对孩子说教。

    3、明辨是非

    父母要明辨是非,不要贪小便宜,不要无中生有,要分清对错,并且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孩子从小三观就非常正。

    4、树立榜样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5、教导孩子乐于助人

    人不能是自私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不断的鼓励孩子与人接触,这样就可以不断去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与人社交的同时,需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帮助他人。孩子在与人交往的同时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在以后的与人相处时自然就会乐于助人,获得大家对他的更多的喜爱,自己也会感到开心。

    6、养成孩子的乐观处事态度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不要带给孩子太多的负面情绪,这样会使孩子面对事情过于悲观。平时遇见事情,让孩子自己尽量解决,告诉他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为什么不笑着去面对呢,痛苦也解决不了事情,所以孩子从小就要养成乐观的处事态度。

    7、正确的赞美与鼓励

    孩子对于一件事情做的是否好与坏,完全是通过家长的态度来得知的。自己作对了,就会获得来自父母的鼓励,自己做错事情时,就会得到来自父母的说教。但是家长们在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情时尽量也不要通过物质来鼓励,要让孩子自己满足做正确事情时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

    叛逆期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一、情绪易暴躁,不听取他人意见:孩子在叛逆期常常情绪不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不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

    二、抵触父母:孩子叛逆时总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叛逆的初期表现越来越明显,常常会和父母发生顶嘴的现象。

    三、以自我为中心:在叛逆期孩子眼里,自己做什么事都是正确的。也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

    四、行为举止粗鲁:叛逆期的青少年可能对他人粗鲁无礼,甚至会有骂人、讲脏话等不良语言行为。

    五、挑战规则:叛逆期的青少年可能会故意违反之前制定的规则,并可能提出新的要求,例如更改规定、制定新的游戏规则等。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1、沟通为主,了解理解孩子,共同解决矛盾。

    首先家长要先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并让孩子说说理由,家长也要耐心的对孩子提出的事情认真分析好坏,并告诉孩子你们的想法。叛逆期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快乐的度过叛逆期。

    2、稳定孩子的情绪。

    因为叛逆的孩子非常有能量,并且具有创造力、想象力、自己的方向等,因此可以理解为叛逆的孩子也具有优秀的方面,值得去尊重。

    3、换位思考。

    在孩子叛逆的时候,家长应该进行换位思考,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该这样、该那样。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这类命令式的语言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4、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和孩子一起设定可实现的目标,然后鼓励他们去实现这些目标。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也可以让他们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

    5、正确引导。

    明确孩子的需求以及意见后,如果觉得孩子意见比较合理,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想法。如果孩子意见或者需求不合理,需要与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确事情的严重性。

    04-20 09:57 查看全文>
  • 怎样面对孩子的叛逆期

    很多家长在教育叛逆期孩子时,都会有无计可施的感觉。这时期孩子倔强冲动,又缺乏耐心,家长无论是用道理来劝说孩子,还是用拳头来管教孩子,对孩子都不管用。这时候,到底怎么做才能彻底化解孩子的逆反情绪?

    怎样面对孩子的叛逆期?

    1、放手但有边界。

    孩子青春期时自我意识是很旺盛的,父母过于紧张严肃,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会越强。因此,建议父母在孩子这一阶段时需要适当的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在很多事情上可以给他们选择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另外,父母要严守好孩子的边界,放手但不放纵。

    2、切忌唠叨。

    孩子自我意识旺盛就代表着会有十分强的自尊心,很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做出极端选择。因此父母面对青春期孩子时,应当把自己的态度放软一些,切忌唠叨,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沟通方式。

    3、教给孩子规则的概念。

    信任孩子的能力,父母给孩子制定规则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想法,让他们也参与规则制定。但父母也要有足够强硬的态度,面对原则问题时绝不松口。让孩子意识到既然建立了规则,那就应该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自律的人。

    孩子的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1、不讲道理,无理取闹。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另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不讲道理,他们明明知道不可以这样做,但非要和父母对着干,父母不答应就大哭大闹、撒泼打滚。

    2、经常对父母说“不”。

    孩子进入“叛逆期”之后,自我意识会迅速发展,对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意见,因此就会开始否定父母,总是把“不”字挂嘴边。

    3、独立性和依赖性。

    表现为增加对同伴关系的依赖,和父母之前的情感、行为互动、观点等有了隔离感,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老师的态度上增加了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原因:

    1、冲动的决定。

    青少年很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在童年时期大脑不断发育产生灰质,到了青春期灰质发育达到顶峰,下丘脑会产生一种蛋白分子,激发脑下垂体释放睾丸素,雌性激素和黄体酮,它们可以刺激卵巢和睾丸,同时也会导致人们的大脑去追求情绪的宣泄,从而导致情绪和举止上面出现问题。

    2、渴望独立。

    青少年时期是介于成人和儿童之间这个时期,这个中间阶段导致孩子渴望独立,而不再依靠父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分歧加剧。他们是从小就遵循父母的要求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的开始质疑这些要求背后的理由,并认为这些要求是没什么意义的,与父母的争辩越演越烈,这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自由导致的。

    3、学校的不良因素。

    学校的不良因素同样也是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学校教育中教师教育的手段与不当,如不尊重和体谅学生、方法简单却出口伤人等等,同样也很容易使青春期的孩子采用叛逆和对抗这种扭曲了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主体性权利和自主性要求。

    04-13 07:51 查看全文>
  • 家长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之间相处久了,必然会有摩擦。有些家长不注重这方面,一生气就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以为大人的事情与小孩无关,殊不知自己的每句话、每个眼神的表情,都会在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灵上留下创伤。

    家长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1、没有心思学习。

    家是温暖的港湾,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心情会烦躁不安,在学校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好,这会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厌学心理。

    2、缺乏责任。

    父母经常吵架,会对孩子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原生父母常争吵,向孩子撒谎,与孩子交流心不在焉、答非所问,或者动辄对孩子命令、责备、训斥,这些极具负能量的言行,会让孩子对人际关系产生莫名的恐惧,缺乏幸福感,不够自信,缺乏责任意识等。

    3、内心畏惧。

    父母经常吵架的话,对小孩的成长非常不利,由于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话,心里一定会有一些畏惧感,或者说厌烦这样的家庭。

    4、会变得很敏感没有安全感。

    父母经常争吵,孩子在恐慌害怕中就会胡思乱想,父母为什么吵架,是因为我吗?父母以后还会不会爱我?他们以后是不是要分开?长期的胡思乱想会让孩子变得很敏感,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畏手畏脚,孩子在生活中很难和别人相处沟通,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交。家庭的经常争吵还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影响孩子的成长。

    父母经常吵架如何避免对孩子的影响?

    1、保持家庭和谐。

    首先,要避免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家庭和谐。家庭和谐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家长们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吵架,保持良好的家庭关系。如果有矛盾或者不满,可以通过沟通、协商等方式解决,不要让孩子们看到父母之间的争吵。

    2、不要将矛盾转嫁给孩子。

    有些家长在矛盾面前,会将自己的情绪转嫁给孩子,甚至让孩子参与到争吵中来。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到很无助,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了一个错误的角色。因此,家长们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将矛盾转嫁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家庭矛盾的牺牲品。

    3、当着孩子的面和解。

    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可能你们吵完了,没事了,但是孩子可能还沉浸在恐慌中,所以父母吵完架要给孩子一个“交代”,最好当着孩子的面和解,可以在孩子面前来个拥抱或互相开个玩笑,让孩子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结束,父母已经和好如初。

    4、家里要有公正性。

    一般情况而言,这需要男主有公正性。在家里有矛盾发生时,主事人不能偏袒和感情用事,而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这样才能养成家庭氛围长久的和谐稳固。

    04-13 07:50 查看全文>
  • 家长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在父母或老师的压力下学习,常常会有抵触的情绪?在众多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中,学习动机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而影响学习动机的首要因素便是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广大家长们担心的问题。

    家长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找到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并帮助解决。

    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很多。如上学被老师批评了,读错了字遭同学的讥笑,想看电视却被迫写作业等等,这些都是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所在。孩子需要的是理解与尊重,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探讨,当孩子把不喜欢读书的理由都说出来之后,孩子自己就会发现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环境。父母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就要为他解决。

    2、倾听并和孩子谈论学习生活。

    初入学的孩子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他们回到家会兴致勃勃地向父母讲述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时,家长应耐心倾听,并和他们讨论学习生活,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3、鼓励孩子获得成功,体验愉悦感

    对孩子不提过高的要求,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才会对学习有兴趣。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4、多表扬,少批评。

    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其次,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家长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5、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优秀家长的经验也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家长们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其勤奋学习,更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来提高孩子的间接兴趣。

    6、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家长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7、创造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而自已却常常通宵达旦地打麻将,那么孩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如何搞好学习,而是如何玩好牌;学习的恐怕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玩牌窍门了。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家长要尊重和科学引导孩子的兴趣,要尽力将孩子的兴趣逐步升华,由有趣变乐趣,再升为志趣。这就要求每位家长要提高育子艺术,了解孩子心理,尊重孩子兴趣,注重因材施教,因趣施教。

    03-17 17:43 查看全文>
  •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擅长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会通过比较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她们往往会冲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甚至还会摔东西。这时候家长先别急着训斥孩子,要看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包容孩子的情绪,等孩子平静下来后,才教孩子如何合理发泄负面情绪。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1、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情绪

    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在孩子受挫时,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打压。这里要说明一点,“接纳情绪”并不代表接受他们不好的行为。如不许打人、扔东西、不尊重人或破坏物品。

    2、与孩子共情,孩子才会好好听你说话

    当我们用“共情”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时候,他感觉到被尊重了,就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孩子也就孩子明白了,尽管情绪并不好,但他们也并不会有危险,因而在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她能学会接受并处理它,而不是发泄。

    3、给孩子安全感

    如果在某些方面孩子感到孤立无援了,不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情绪化也就随之而来。恐吓、漠视、打骂、不理睬孩子等行为,都是在打破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一旦被打破,要重新建立就不太容易了。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1、经常被误解

    做任何事的行为背后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孩子学习努力,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做事认真,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事情的发展方向未必如孩子所愿,往往由于其他的原因导致孩子既定的目标无法完成。如果孩子的行为能够被父母所理解,那么自然而然就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但是因为目标没有达成。很多情况下,孩子经常被误解,所以他们也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2、缺乏自控能力

    有很多事情在成人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孩子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面对各种问题时他们感到难过,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

    3、需求未得到满足

    孩子无论对物质还是精神,其实都有一定的需求,当他们的内心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负面的情绪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孩子的有些需求是正常的,但有些需求明显超过了合理范围,所以父母也未必会答应孩子所有的要求,这也造成了孩子不开心,不愉快的心情。

    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影响有哪些?

    1、心态消极

    喜欢抱怨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较消极的,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他们就总是喜欢向着不好的方向去想,然后用抱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不满的态度。

    2、没有朋友

    如果一个人总是带有负面情绪,总是喜欢抱怨,这种负面情绪也会感染到其他人。谁也不想天天都一直沉溺在负面环境中,所以自然而然没有人愿意和带有负面情绪的人相处了。

    3、没有自信

    很多孩子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去面对困难,所以只能通过抱怨的方式来当做发泄自己负面情绪的方法。时一长,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没有自信心。

    03-12 09:01 查看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