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家庭教育帮 | 专业的家庭教育问答平台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帮 >  家长和孩子产生代沟的原因

家长和孩子产生代沟的原因

时间:2024-04-03 09:12 阅读:1431
  • 家长和孩子产生代沟的原因

    “代沟”一词在我国很流行,意指年轻的子女与父母辈在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距离,并由此导致两代人的相互不理解,产生隔阂。

    中学生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具体原因,从子女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反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身体的迅速成长使中学生获得了力量和勇气,但并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父母认为你是“孩子”,还处于被保护的阶段——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接受你已长大的现实;而你每天接受很多新的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与父母已有的观念必然会碰撞出不和谐的音调来。

    2、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女孩子,喜欢关上门,自己写日记,听流行歌曲,甚至干脆呆坐闲想,不再在父母怀里撒娇,心理上产生闭锁性,既渴望友谊,又拒绝对父母说心里话。这些变化也会让父母不安。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动向,生怕发生“早恋”,常常悄悄溜进孩子的房间探究一下。

    3、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性到了青春期会变得更突出,如任性、自我中心等。本来就是在长辈的呵护中长大,不愿受约束。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及增长,甚至连父母的正确批评都听不进去,代沟就产生了。

    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作为年轻的一代,只要努力是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既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又可以便家庭气氛保持温馨。


    01-27 15:47 查看全文>
  • 孩子叛逆是因为家长的原因吗

    家长们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的叛逆问题,但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那么,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叛逆呢?其实孩子的叛逆的叛逆行为跟家长是离不开联系的。

    孩子叛逆是因为家长的原因吗?

    孩子的叛逆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根本原因还在父母身上,父母的责任不仅在养,更在育。育是为了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可人们近来发现爱唱反调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不仅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从根本上来说,父母应当对孩子的行为负有绝大部分的责任,因此,父母不应当忽略对自己行为的反省,这是培育孩子的一门必备课程。

    孩子叛逆家长该怎么办?

    1、学会尊重

    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听话,不沟通,其实也说明了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孩子毕竟是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在尊重的基础上,孩子才愿意把更多的内心想法告知家长,如果家长一味地打断或者否定,得到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2、寻求理解,善于交流

    父母应耐心倾听,试着理解孩子的行为原因,共同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孩子与父母之间虽然说由于时间的限制,存在许多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对于孩子而言,我们的阅历正是他们少走一些歪路的必备锦囊,所以,家长要懂得倾听,懂得跟孩子沟通。

    3、学会换位思考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主动地换位思考,换一个角度就能看到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能找到根源所在。

    4、肯定叛逆是成长的表现

    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的,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父母要以叛逆为契机,调整教养角色和方式。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孩子悉心教导,这对于父母而言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正所谓教学相长也,共同进步才是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5、学会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不仅是对孩子品质的信任,更是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着急去否定他。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犯错误,并积极的鼓励他去改正,信任是相互的,只有家长先充分的信任孩子,孩子才会更加信任父母。

    6、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当孩子逆反时,父母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可以放低姿态,让孩子情绪冷静下来。同时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主动认识到事情的对与错。只要父母积极引导,一定能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叛逆期。

    04-03 09:12 查看全文>
  • 孩子叛逆是家长的原因吗

    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已经赢过许多父母。尤其是叛逆问题,大部分家长都会有所体会,觉得孩子叛逆不听话,是孩子成长的问题。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感到不适,进而通过叛逆的方式来反抗。

    孩子叛逆是家长的原因吗?

    不完全是。孩子的叛逆是进入到青春期后的自然现象,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设法摆脱家长的束缚。孩子进入叛逆期后,家长不要过于担忧,应转变教育方式,要用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不要再用粗暴式的方法对待孩子。

    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过于暴躁,经常吼孩子。这类父母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无论大小,只会吼孩子。长期如此,孩子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2、父母过于溺爱,对孩子太过娇惯。这类父母的娇生惯养,导致孩子自认为任何人都是欠自己的,稍有不满就会产生叛逆心理。

    3、父母过于冷漠,对孩子不重视。这类父母对孩子比较冷漠,孩子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不被父母重视,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孩子叛逆怎么办?

    1、正确面对叛逆期。

    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叛逆期,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现象看,不能说孩子有叛逆期了,就感觉孩子变了,不听话了,就开始教训孩子,让孩子听你的话这些。

    2、把决定权留给孩子。

    对叛逆期孩子来说,父母该把决定权留给孩子,不要再什么事都给孩子做决定,这是形成对立的一个原因之一,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孩子是需要成长的。

    3、注意家庭氛围的和谐。

    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年龄的时候,也是家庭和谐氛围被打破的时候,双方总是对立的,父母还想像先前一样掌控孩子,而孩子想努力跳出父母的说教,甚至发展到严重的地步的时候,孩子会产生离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心理。

    03-08 08:01 查看全文>
  •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如果孩子厌学,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不好好学习,将会换来一生的底层和卑微,从内心激起孩子的学习斗志,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值得一生为之付出努力的事业。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1、目标不明确

    不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多数是为父母、为老师、为考上好大学而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没有思路和方向,只是随大流,过一天算一天。

    2、学习技能低

    这一类学生从学习时间上来说,付出完全不输于班级里面的第一二名。然而,无尽的学习压力却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周围的学霸轻轻松松考到班上乃至年级前几,自己累死累活结果仍然一团糟,心累。

    这种情况的学生,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他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3、情绪不稳定

    容易受周围环境、人际交往等因素影响从而无法安心学习。比如常见的考试焦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坚持性差、厌学、抑郁等等,这些困扰过度地消耗了学生的心理资产,纵使潜能再好也得不到最大的发挥,最终学习也受到严重干扰。

    孩子厌学分为几个阶段?

    (1)不想上学阶段:有可能诉说头痛、腹痛、发热,显得无精打采、疲劳、食欲下降、上学迟到早退、缺课增多、周末只呆在家里等。

    (2)拒绝上学阶段:早晨起床延迟,每周不去上学时间超过一半,开始明显讨厌上学,与家人吵架或违拗行为增多,甚至出现攻击暴力行为。

    (3)在家休息阶段:孩子自得其乐地呆在家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多外出,身体疲劳减轻,昼夜颠倒,即白天睡觉,晚上熬夜。

    (4)试上学阶段:在家就显得开心,提到上学仍显焦虑,也能够外出,开始关注同学或学校的事情,开始尝试去学校,但容易疲劳,缺课或迟到仍多见。

    (5)上学稳定阶段:容易疲劳,因小事激动或焦虑,仍时有缺课和迟到表现。

    孩子厌学情绪怎么解决?

    1、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不厌学,不一定对学习有兴趣,但如果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一定不会发生厌学。所以,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消除厌学现象的重要策略。在学习中加入“游戏”的因素。将趣味游戏引入学习。“有趣的文具”可成为孩子学习的“促进剂”。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让孩子参与一些细节活动,比如制定家庭旅行计划会促使孩子更在意地理、平时剪报会让孩子留意新闻。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学习的时间。父母不妨偶尔送一些超过孩子阅读能力的书籍。

    2、家长以身作则

    平时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在旁边一起学习。这样孩子看到了家长学习,孩子内心有个陪伴,孩子也能更好地静下心来。就像平时我们工作时候一样,自己工作的时候,总会开小差,有人陪伴就能认真的完成工作。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孩子看到了家长也在认真的学习还有工作,孩子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呢?

    3、让孩子感受良好的学习过程

    少批评、不强迫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多花点力气、多点耐心来陪孩子一起走在寻找兴趣、坚持兴趣的路上。

    03-01 08:16 查看全文>
  • 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的原因

    很多父母会发现,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孩子遇到事情宁愿对朋友说,都不愿意对爸妈开口。在家庭里,亲子沟通不好,不仅仅是代沟那么简单,还能引发孩子的很多教育问题。沟通是双向的,孩子不愿沟通,该反思的是家长。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未被正确引导的孩子。

    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的原因?

    1、家长与孩子缺乏平等尊重的意识

    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还会阻断亲子间的沟通,也就人为地形成了代沟了。

    2、家长过多地唠叨,引起了孩子的反感

    有些父母与孩子从早到晚只会说三句话。孩子早上起床时“快点起来,到点了,快点快点”孩子出家门时“上课要注意听讲,不要做小动作,放学早点回家”孩子放学回来时一见面就问“”考了多少分,被老师批评了没有“教育专家把父母的这些唠话当作”正确的废话“和无效的命令”,使孩子十分反感,有的孩子说我们的耳朵起茧了,根本就不想听。

    3、家长把学习成绩看成孩子的唯一

    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这没有错,但要求孩子的每次考试成绩在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其它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孩子的学习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分数成了家长与孩子嘴边提到的最频繁的字眼,甚至孩子考多少分,也成为许多家庭气氛好坏的晴雨表。

    4、孩子的话大人听不懂

    一些父母不善于学习,不愿了解新鲜事物,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在如今这个时代,现实的压力让父母深感学历的重要,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大学选好专业,而对孩子学习之外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忽视、漠然。这种态度渐渐也造就了父辈与子辈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

    5、孩子的自我保护,为的是免受父母的伤害

    做父母的一定会辩解:我怎么会伤害孩子,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而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抱以不尊重、轻视甚至呵斥,这很容易刺伤那些正在长大、渴望成熟的心,孩子就越来越不愿意跟家长沟通。

    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怎么办?

    1、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担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担忧的心理负担,但有时不妨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以及对事情的看法。那么,孩子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2、身体语言很重要

    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当然,也别心急,指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3、平等交流,互相尊重

    家长要把孩子当作是独立的个体,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问问孩子的意见、用心去感受孩子,不要有教条式的说教、命令的口吻、威胁的语气,要低姿态的和孩子沟通。

    4、懂得倾听,鼓励表达

    家长要学会聆听,让孩子多表达。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说话,要在合适的时候给出肯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在认真地听他的表达,这样孩子会越来越喜欢表达。

    5、理解共情,换位思考

    当碰到一个问题时,家长要学会站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真正地为孩子着想。懂得换位思考,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的关心与爱。

    02-05 11:21 查看全文>
  • 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

    可怜天下父母心,凡是父母,都希望能将最好的东西交给孩子。很多父母开始走向了一个极端,那就是“溺爱”。父母总是会过度担心孩子是否得到了好的照顾,是否所有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溺爱的心态导致了溺爱的行为,过度满足尚且没有完整三观的孩子,终究是害了孩子,这不是合理的爱。

    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

    1、父母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护孩子,但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正确的得来教育孩子。除去那些喜欢使用暴力来让孩子屈服的家长之外,大部分的家长,还都是尽量呵护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之爱。所以就造成了父母很纵容孩子的任性,越来越溺爱孩子。

    2、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

    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对孩子拼命的好、失去理性的好,其实是在内心对自己好的一种表现,不是因为如何爱孩子,而是在补偿对自己的爱。带着这种对自身爱的补偿,使父母在对待孩子时失去了一种理性,甚至是带着深深焦虑的。

    3、弥补自己的童年遗憾

    许多父母可能认为自己有一个不怎么快乐的童年。比如那些小时候没有玩具、漂亮衣服的妈妈们会给孩子买数不清的玩具和漂亮衣服。又或者小时候被棍棒教育出来的父母,觉得自己的童年时代就是炼狱。所以他们对以后的自己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孩子的童年在牛奶与蜜的环境下成长。

    4、对待孩子缺少陪伴,一味用物质进行补偿

    都说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既然缺少陪伴,那就用物质补偿。有些父母平日里工作很忙,甚至是周末都需要在家工作。这样的父母也许从内心就觉得亏欠孩子,所以他们就用物质来弥补自己无法常常陪伴孩子的遗憾。

    家长怎样减少对孩子的溺爱?

    1、真正的爱,是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溺爱孩子的父母,特别喜欢替孩子做主,遇事总是亲力亲为。但这样的代替成长,孩子终究是长不大的,有些事情必须孩子自己经历,特别是要给予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做错事。有些事,只有在做错时,才知道该怎么做,不去试错,很难成长。

    2、鼓励孩子做家务,帮助别人

    杜绝溺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不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要让孩子懂得付出,付出是可以让周围的人愉悦的。让孩子懂得生活不容易,无理取闹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这样,由于溺爱产生的不良习惯,慢慢就会消失。

    3、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

    一旦你对孩子的乞求让步了,就等于是告诉你的孩子乞求这招儿好使,不是吗?比如,孩子不听话,哭着要孩子,很多家长心一软,就把玩具给孩子了。时间长了,孩子就知道不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就会用哭的方式来得到家长的让步。

    4、孩子做错了就要惩罚

    有的家长出于疼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一件小事,父母会觉得一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还小,不懂事,就不教训他了,或者心疼不忍心教训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赏罚分明,小错小罚,大错大罚,孩子就会知道犯错误的严重性,做事更懂得收敛。

    5、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的长大就是逐渐脱离父母的过程。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就要放开手脚,有些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也能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

    02-03 09:58 查看全文>
  •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原因

    青春期孩子,跟家长总会有代沟,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也一定会有一对有问题的爸妈,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时的沟通很容易遇到问题,那么沟通注意技巧是很必要的,家长的反思也很重要。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原因?

    1、部分父母不会好好说话,喜欢正话反说

    举个例子,孩子考试考了班级第三,开心地和妈妈分享,可是妈妈却说“怎么才第三名?”这就是典型的不会好好说话。可能这也不是妈妈的本意,但脱口而出的指责却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觉得妈妈太苛刻而委屈。

    2、父母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缺乏耐心,他们会因为自己忙而忽视了孩子,或者是觉得孩子的问题很无聊而敷衍的回答。其实孩子内心很缺乏安全感,经常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一旦父母的反应让他失望,那孩子和父母分享、交流的热情也会慢慢被浇灭。

    3、不理解和不尊重孩子

    人们常说:“人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教训。”对于孩子尤其如此。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碰撞。所以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抱着理解、理解、再理解的态度,不断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不断地提高与孩子沟通的层次与水平。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1、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高中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

    2、全力发现闪光点

    有句老话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秉持的一种教育态度,希望子女成才,成大才的美好愿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把这种愿望落在实处,不能仅仅提一个宏大的目标,就想着还在果然能成为艺术家,成为科学家,成为歌唱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3、父母要让自己也拥有一颗童心

    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也当作是孩子,而不是一直以“长辈”的身份和孩子相处,否则孩子也很难放下心结。只有父母放下了自己的权威身份,和孩子像是朋友那般相处,孩子和父母能够聊天的话题也才会逐渐多起来,敢说的话也才会更多。

    4、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

    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和他们说的话语,都不会十分在意,甚至有些事情,孩子可能都还没有把话给说完,父母就会表露出自己的意见和命令,要求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指示去做,这会让孩子感到十分不舒服,时间久了也就不会和父母表达他们的想法了。父母必须要改掉这一点,去多体会孩子的感受,注重孩子的反应,才会更加了解孩子。

    02-02 11:22 查看全文>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