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家庭教育帮 > 家教百科 > 家长书单

培养和管教孩子的书籍

家长书单2023-03-16 17:29:41

家长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精于学习,不断进步,日后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就要从自身做起,多读书,多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这里就有一些有关培养和管教孩子的书,家长有时间一定要看看,从书中获取到属于自己的育儿领悟。

培养和管教孩子的书籍

对于我们的管教,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出各种的反抗,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孩子的心,没有给孩子合理的管教和适度的爱。

我也有同样的烦恼,但是读了这五本书,面对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能够豁然开朗,孩子愿意主动学习,也愿意和我交流了。

第一本《教育孩子要懂的心理学》。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教育孩子,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的心理,知道他在想什么,“对症下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卓越不凡的孩子。

第二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本书集众多专家意见,成功母亲的经验和失败母亲的教训于一体,以提出案列,分析案列,提供解决方案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好妈妈在孩子的情感、沟通、人格、自立、学习、成长等方面,如何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与优秀品质,如何解决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如何和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的烦恼……

第三本《好父母不吼不叫》。

本书从最基本的青少年儿童心理活动入手,用大量的事列去再现家长和孩子的交流过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为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关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找到通往孩子心里的那扇大门的钥匙。

第四本《有吸收力的心灵》。

讲到儿童教育,不能不提蒙特梭利。

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影响了整个世界。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美国的教育家说,“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特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

目前,国内出版了很多蒙特梭利的书,很多教育专家也秉承蒙特梭利的理念。

这本《有吸收力的心灵》是最受欢迎,并且最能表现她富有革命意义理论的书。

她说,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而得来的。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课程和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人类自身的实际。

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最关心的大问题,读读蒙特梭利的书,相信对很多父母会有大启发。

第五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同它的名字,这本书非常容易读,语言轻松,例证丰富。虽然书不厚,但是沟通的精髓都在里面了。

如何听,如何说,不仅是与孩子沟通的基础,也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共通所在。

作者是两个美国人——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她们是国际着名的亲子沟通专家,还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书中的观点来自她们共同的感悟和经验。

孩子不穿衣服怎么办?生气了怎么办?受了委屈怎么办?……这些是所有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举例的前后处理方式和言语的对比,你会立刻会站位,并发现处理方式的不同。

为了阅读方便,作者总结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技巧,鼓励孩子合作的技巧,代替惩罚的方法,孩子自立的技巧,赞赏孩子的技巧,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技巧。

千万别把这些当成单纯的技巧,它们都是通向良好沟通的路径。

以下总结出家庭教育的六大误区,99%的家长都中招了。

第一大误区:不停催促孩子。

现在的孩子简直比大人还要忙!尤其是上了学,妈妈们似乎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快点儿啊,要迟到了”,孩子每天都在家长的催促中度过,忙着上课、忙着写作业、忙着赶路吃饭…似乎忙碌、快速、高效才是孩子应有的状态?

真相:“慢”并不是磨蹭。

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慢”也许是孩子在整理自己的思绪,家长的不断催促会打乱孩子的思考节奏,久而久之,孩子会习惯家长的催促,不催不动,耐性和反应力也会变差。

第二大误区:把电子产品当保姆。

家长有时为了省会儿心,常常把电子产品丢给孩子,让他们自己看动画片、玩儿游戏、看视频等等。现在的孩子似乎从一出生开始就有了电子产品的陪伴,2、3岁的孩子几乎可以熟练操作电子产品。

真相:电子产品会使思维固化。

有家长认为电子产品可以促进孩子语言发展、拓宽孩子知识面、开动大脑。但实际上,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视力,更容易让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懒得动脑,主动学习思维能力发展迟缓。

第三大误区:把孩子托付给祖辈。

如今快节奏的工作压力,让很多父母选择让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长大,一方面老人时间宽裕,另一方面,交给自家人照顾孩子也放心。

真相:有效陪伴最温情。

隔代教育确实存在一定弊端,如溺爱、与父母的情感缺失等等。尤其是孩子幼儿阶段,会产生失落、不安全感等。

第四大误区: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

很多家长都打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给孩子报满了课外班,别人学的自己家孩子一定要学,不仅要学还要趁早学,恨不得刚会爬就要去上课。过多的课外班还会占用家长的时间,很多家长陷入了“二次求学”的误区,课外班分不清是家长学、还是孩子学?

真相:“玩”是童年最好的学习。

6岁前,孩子唯一的兴趣其实就是“玩儿”。如果孩子没兴趣,家长给孩子报的课外班不仅不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损害孩子的积极性。

第五大误区: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似乎都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过:“你们班的小明聪明乖巧、很爱看书,不像你有点儿时间就看电视……”有些父母甚至直接责备孩子不如人,认为这是激励的一种手段。

真相:孩子成长有自身的节奏。

实际上,每个孩子擅长的领域和发展顺序都是不同的,盲目与他人比较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同时,“比较”会触犯孩子自信心,引起反抗,比较过程中不切实际的期望,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要知道孩子更希望得到的是承认的肯定。

第六大误区:拼命工作还不是为了你。

工作一天疲惫不堪,回家发现孩子又犯错了,这时烦躁又失落的家长们多半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父母拼命工作还不是为了你,还不快去好好学习”。这样的场景似乎经常在我们的家庭上演。

真相: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

孩子不是家长忙碌工作的借口,家长经常说这种话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会变的孤僻压抑,也不愿与家长沟通。

父母想要让孩子将来有好的成就,就要在这4方面“狠”管孩子,锻炼能力、培养情商:

一、管住孩子的欲望。

人都是有欲望的,孩子也一样,小时候对玩具、游戏、零食有欲望,长大了也会对金钱、权利、成功有欲望。

但对待欲望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会选择什么样的路,所以家长一定要管住孩子的欲望,绝对不能因为心软就让孩子觉得撒泼打滚、投机取巧就能为他得到想要的东西。

二、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情。

正面教育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不愿意听孩子的解释和想法,劈头盖脸就进行指责,这样的做法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孩子对管教也不会心服口服。父母要体会孩子的心情,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经常倾听孩子的诉求,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在爱和理解中健康成长。

三、发掘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没有兴趣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很容易感到疲惫产生懈怠之心。

而有自己兴趣的孩子,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兴趣爱好放松身心,也可以为了完成梦想而努力学习,总之,孩子心底有一个“奔头”不用家长操心他自己就会积极努力的进取的。

四、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

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和善,自律,有责任心的人,首先父母就要做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最大的人,你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也会照着去做。父母要做到遇到烦心事,不抱怨,不经常啰嗦孩子,与孩子平和地沟通。不用父母的身份压制孩子。遇到问题时,心平气和,乐观对待。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会对父母的管教理解和接受。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4 www.meizaixinling.com 家庭教育帮 豫ICP备2021001225号-3